首页/ 新闻中心 / 乡村振兴 / 正文

脱贫路上的巾帼力量

来源:渭南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18-11-23 00:00

本报记者张绚丽实习生丁帆
  白水县林皋镇北马村的林秋芳是个能行人,不仅成立了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而且还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女子嫁接队”,自己的事业干的是风生水起,同时带动了身边的姐妹共同致富。
  11月中旬,在北马村一处矮化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记者见到了林秋芳,眼前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自信、热情、健谈,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正是依靠这种力量,使她在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及新优品种示范园建设过程中,收获了事业,成就了自己。
  2010年以前,林秋芳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平日里除了种好自家的庄稼外,还外出帮人锄地,嫁接果树。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秋芳遇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的首席专家赵政阳教授。
  “听说你会嫁接树,为啥自己不种点苗子呢?”林秋芳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赵政阳和她说的第一句话,“当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咱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主要是担心育的苗子销路不好,没有勇气走这条路。”
  “全县要发展20万亩矮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呢,你还怕苗子没人要。”林秋芳回忆说,正是赵政阳的这句话,彻底打消了她的顾虑,让她下定决心搞苹果新优砧木、新优品种大苗繁育。
  2012年,林秋芳联合村里近百名苹果种植户成立了白水县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并建起了2000多亩新优品种苹果示范园。2014年,她又承包500多亩地,建起了家庭农场,年繁育推广新品种苗木80万株。
  “第一年我把苗子种出来后,很快就卖了170万元,当时就跟做梦一样,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采访中,林秋芳自豪地告诉记者,2017年,合作社又获得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研究中心在渭南地区生产与销售“瑞阳”“瑞雪”的授权书。“这两个品种是西农大专家团队历经14年研究的成果,是真正的‘国字号’苗木,已经在省内许多地方种植了3000亩。”
  人叫人干人不干,榜样带动千千万。
  在苗木繁育中,需要大量的嫁接工人,而嫁接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很多农民并不掌握。林秋芳便想起了曾经一起打工的姐妹们,并把芽接、枝接、切腹接、乔接等技术教给她们,让她们靠技术挣钱。
  随后,她便组建了一支“女子嫁接队”,把村里的“留守妇女”召集起来,让大伙抱团干事,共同受益。
  在林秋芳的带动下,如今这支“女子嫁接队”已经发展到100余人,加上她们爱学习、技术好、讲诚信,嫁接树苗的成活率高,因此,活儿越来越多,常常是年初就把一年的活都揽到了。
  村民王军芳是最早加入的队员之一。

  一年到头忙忙张张的,一天挣200多元,还学到了好多技术,心情好,也不觉得累了。”采访中,王军芳高兴地告诉记者,“我觉得自己不是个农家妇女,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术人员啦!”
  “就是,咱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啦!”一旁的队员翟小玲乐呵呵地接过话茬,“这会在家里腰杆子也硬起来了,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哈哈哈……”
  “除了给周边的果农服务,像甘肃、陕北那边只要有人邀请,我姐出去都带着大家。”林秋芳的妹妹林秋会告诉记者,不光娘家的姊妹几个,包括8个本家妯娌也加入到“女子嫁接队”了。“大家有了收入,有了技术,还能走出家门,到外地见见世面,觉得活得有滋有味。”
  今年,这些身怀果树嫁接技术的妇女们经过规范的技术培训和严格的考核评定,其中35位队员拿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国家这几年一直倡导要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这支团队的人个个都成为专业人士,把学到的技术带向全国各地。”面对未来,林秋芳充满信心。
  我们相信,林秋芳和她的“女子嫁接队”一定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