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 正文

科技让大荔冬枣更鲜甜

来源:渭南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19-11-06 00:00

本报记者 张梅 通讯员 张行勇

冬枣是秋冬季节备受欢迎的水果。大荔县安仁镇被称为中国冬枣第一镇。大荔冬枣,皮薄质脆、肉质致密、酥脆爽口、多汁无渣、甘甜味美、口感颇佳,曾经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专供水果。2018年8月,大荔冬枣出口加拿大。

是什么让大荔冬枣从众多果品中脱颖而出?

在大荔县安仁镇新华村,村民余永智介绍,他的两个冷棚,今年平均亩产3500斤。自9月冬枣成熟开园以来,价格每斤4.5元到11元,现在都快卖完了。

记者看到,在余永智的两个大棚里,每棵枣树大小基本一致,保留4到5个枝,尽管摘下了果实,但树叶仍然碧绿光亮。枝头留下的一些果实,大小匀称、头白尾红、色泽发亮,摘下一个品尝,脆、甜、爽。余永智介绍,他的枣棚有陕西冬枣绿色栽培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的技术支持,而他只需按照技术中心的技术服务体系要求在棚里实施即可。同时,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他使用的是土壤微生物等有机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果品一摘下来就可直接食用。

另一位村民赵钊说:“我基本上每个月都到技术中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培训,并且与其他技术好的枣农交流、学习,不断掌握新办法。”赵钊介绍,冬枣在冬季和第二年的管理很关键。使用的肥料、各个生长期的绿色防控技术等一年一个样,气候在不断变化,新技术新措施也要跟上。

在安仁镇伏坡村的润农冬枣合作社,村民梁新艳栽培管理16亩连棚冷棚冬枣,平均亩产3000斤,也得益于技术中心的技术支持。

“我的枣比其他人的枣一般卖价1斤多1元钱,因为枣品质好。” 梁新艳计划今后做高端有机冬枣。“栽培有机冬枣技术体系复杂,土壤处理要提前一年做好准备。”

陕西冬枣绿色栽培技术中心主任白建成介绍,技术中心主要是探索土壤微生物在枣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冬枣绿色栽培技术方案,搭建产销平台,推广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预测预报病虫害发生趋势及解决方案,培养基层技术人员,发展绿色无公害冬枣示范园。他们计划明年做一到二棚有机冬枣示范。

目前,大荔冬枣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是县农业主导产业。尝到了科技种枣的甜头,大家希望,有关部门能统筹好各种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的力量,依靠“农资+土壤微生物肥料+技术服务”的形式,保障冬枣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家同时期盼,政府部门加强冬枣市场监管,落实好质量保证措施,继续加大冬枣品牌的推广营销力度,不断开拓市场。

“我们相信,冬枣还会继续带来好收入!”白建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