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职责
1、市科技局机关:
市科学技术局是主管全市科技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中、省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全市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编制实施全市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负责科技攻关、星火、火炬、科技合作、成果推广、重大科技产业化和软科学等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三)提出全市科技体制改革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提出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归口管理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专项费用。
(五)指导各县市区、渭南高新区、渭南经济开发区等科技创新工作,负责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推广工作;负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项目的初审工作;负责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初审上报认定工作;管理省重点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项目的初审和推广等工作;管理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负责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审查工作。
(六)负责中、省科技新星的选拔推荐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优秀中青年专家选拔工作;负责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和局属、归口单位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工作。
(七)监督指导全市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业务工作;负责科技成果鉴定、登记和科技成果保密工作。负责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和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工作;负责出资入股高新技术成果的初审。编制实施全市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专利申报、宣传及执法检查工作
(八)指导农村科技产业、星火密集区、农村支柱性产业的示范与推广工作。负责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编制及创新平台建设和企业孵化器建设。
(九)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指导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的科技工作。
(十)负责科技宣传、科技信息、科技统计、科技下乡、科技培训工作
(十一)承办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和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市科技情报所:
(1)、科技情报信息的调研、管理。为全市科技发展提供详实的信息、情报资料。
(2)、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科技支农,科技兴企等方面具体工作。
(3)、生产力促进工作是科技服务的主体,旨在拓宽依靠科技进步,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科技项目实施、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推进科技项目、发展优良产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5)、科技网站工作是政府与民间进行科技交流的平台、主要承担宣传我市科技政策、发布我市科技信息、广泛征求民间科技发展意见,进行招商引资,人材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6)、承担科技局安排和下达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7)、承担我市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的申请、报批等事务。
(8)、参与我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参与我市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工作,协助上级完成有关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全市科技改革,科普工作规划,创新基金建设,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3、市知识产权局:
渭南市知识产权局是渭南市科技局下属的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专利法和专利优惠政策以及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法规、政策的宣传、贯彻、实施。
(2)、负责全市专利技术许可和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
(3)、负责专利工作的对外合作和交流。
(4)、负责专利纠纷及专利违法行为的处理。
二、工作任务
1、市科技局机关:
2015年科技工作主要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以加快建设创新型渭南为主线,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加强校地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1)、全面推进创新型渭南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渭南若干意见》和《创新型渭南建设工作方案》,大力实施科技统筹创新五大工程,着力构建“产业引领、科技支撑、内生增长、开放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金融紧密结合。加快创新型区域建设步伐,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试点1家。
(2)、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10个,加快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导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5%。
(3)、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重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加快发展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建设。支持高新区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疗器械和文化创意三个产业领域为突破口,形成从前期研发到终端产品乃至后期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吸引全国优秀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到渭南创新创业,使3D打印产业链成为渭南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4)、发挥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服务能力。做好事业单位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相关量化考核指标,制定科技资源统筹中长期发展研究与规划,从搭建平台、明确职责、确定目标、整合资源、破解难题和服务发展等六个方面着手,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动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成果交易、资源共享、检测中试、科技金融和人才交流”六大服务平台建设,为全社会提供产权交易、投资融资、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一站式科技服务。
(5)、强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突出对项目科技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成果转化、校地合作、科技金融结合等科技要素的考核评价,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积极实施“71234”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10项,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个,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全年审核上报部省科技项目80项,立项40项。
(6)、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农业科技改革,进一步深化大荔模式工作,围绕现代农业综合服务,挖掘探索大荔模式在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服务方式、运行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创新思路和措施。推进大荔模式与产业化扶贫、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农村金融结合。启动建设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做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管理工作。
(7)、深化校地科技合作交流。积极落实省市科技会商和市政府与有关家高校院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抓好县级层面和企业层面工作开展,促进各项协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积极做好“百名科技人才”的培养、考核、运用工作。全力争取省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落户渭南。
(8)、积极开展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在高新区、经开区设立科技和金融结合专项,支持高新区、经开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试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等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9)、强化科技成果管理服务。全年评审鉴定科技成果15项,指导登记科技成果50项。积极探索我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长效激励机制,出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量化补助办法,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5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420件和570件。
(10)、深入推进机关党建和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开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加强纪检组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廉洁型机关建设。
2、市科技情报所:
2015年按照“四要”(要服务于创新创业、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要推动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和“五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科研院所、服务政府科技职能转移需求、服务社会中介机构市场需求、服务园区技术孵化及产业升级)的总思路和总目标要求,从实际出发,以基础建设和功能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资源统筹新路子,助力创新型渭南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规划建设渭南科技资源统筹公共服务大平台。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和专业机构一起提出建设方案,科学组织实施,尽快为全市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科技资源公益性服务。
(二)安排部署全市各类科技资源的调查摸底、分类汇总以及机制探讨,积极有效地与市域外尤其是中心城市西安的各类资源平台实施对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和集成利用。
(三)着眼于推动创新创业、技术转化和企业孵化,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学研政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的新机制、新模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培养和形成一批支撑市域经济的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群。
(四)加快创新型、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专业、高效、公正、透明的原则,精选一批信得过、靠得住的社会中介机构和专家团队,引入市场机制,围绕主体需求,提供集成方案服务。建好项目库和智库,办好科技服务大厅和科技沙龙。使资源中心真正成为合格的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第三方或为第三方服务的第四方。
(五)按照进一步明晰思路、理顺关系、落实责任、合作共建的原则,加强沟通与协作,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推动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六)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整体提高。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柔性人才使用机制,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提升团队整体服务能力,组建一支能够胜任科技资源统筹工作的优秀团队。
3、市知识产权局:
2015年,渭南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氛围,认真谋划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路径,为建设创新型渭南提供有力支撑。
(1)、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显著提高。制定出台《渭南市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管理办法》,提高发明专利资助资金额度,突出专利申请支持政策的质量导向。全年专利申请超过142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过300件;授权专利超过57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20件。知识产权拥有量进一步提高,结构明显优化。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持续深入开展打击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建立与市级相关部门、县(市、区)的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合力。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明显增强,建立高效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全年专利行政执法3次以上,办理专利行政案件30件以上,举办行政执法培训班1期。
(3)、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调研工作,掌握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制定退订渭南市质押融资发展意见。条金融机构、企业和评估机构,做好知识产权评估工作;引导中介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先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申报省、市科技、知识产权项目。
(4)、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优化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方法,扩展服务思路,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深挖企业研发潜力,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制度,引导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同时要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发明专利产品的转化工作,提高专利产品在企业产品中的效益贡献率,使渭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工作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5)、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组织全市具有核心或关键技术的专利申报省产业化和创业富民工程项目,积极推荐申报省专利奖,组织一批专利项目参加西洽会、农高会等。与统计局联合开展专利产品产值调查工作。
(6)、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企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等知识产权工作者业务培训,培训人员600人次以上。搞好专利周活动,全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10次以上,在省知识产权网发布新闻50条以上。
(7)、深入推进党建和廉政建设。坚定不移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坚决抵制“四风”,认真落实“三严三实”。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履行党组主体责任,加强纪检组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廉洁型机关建设。
(8)、做好知识产权其他工作。指导并服务县市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促进县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上水平、上效率,推动县域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
三、单位基本情况
四、预算收支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2015年部门预算收入构成为:公共预算拨款426.1万元。
(二)支出预算情况:2015年部门预算支出构成为:工资福利支出237.1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1.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26.2万元;项目支出21万元。